好幾天過去了,終於在今天把思緒都消化完畢並且得到一些結論,
寫下來吧,提醒自己,未來,一定要更懂得「尊重」的課題。
那天長輩帶了草莓來家裡,說要讓我那一歲多一點點的孩子吃,
我拿了一顆在孩子面前晃了一下,待他小手伸出接走後,就是摸啊看啊聞啊,就是遲遲不放進嘴裡,
好幾天過去了,終於在今天把思緒都消化完畢並且得到一些結論,
寫下來吧,提醒自己,未來,一定要更懂得「尊重」的課題。
那天長輩帶了草莓來家裡,說要讓我那一歲多一點點的孩子吃,
我拿了一顆在孩子面前晃了一下,待他小手伸出接走後,就是摸啊看啊聞啊,就是遲遲不放進嘴裡,
從網路上看見有專家學者說,在孩子尚在學習語言,家長最好能經常向孩子述說生活周遭的一切,包含自己的所思所想,如此這般,孩子的大腦將會受到刺激而有所學習,或是有較好的發展什麼之類的。
然而我卻經常是一個消音的母親,打從懷胎時,就對這種胎教方式感到不可思議,畢竟每每嘗試著對孩子說話,卻一回過神,就發現自己早已只有說在心裡,根本沒有發出聲音。
懷胎的時候,我總如此安慰自己:「沒關係,孩子能感受得到媽媽的情緒,肯定也能聽到媽媽心裡的聲音,知道媽媽在想什麼,嗯,沒事的。」
如今,孩子牙牙學語,發音一直是無法成詞成義成話,我知道孩子自有他的發展,只是發展的快慢是否遷就到環境的刺激太少?家裡不開電視、不聽廣播、鮮少有人來訪、又或者母親是個很難將話說出口的人.....?
那些網路上的媽媽們紛紛留言表示:他們非常享受孩子尚未說話之前自己滔滔不絕向孩子闡述一切的過程。天啊!「享受」!
床鋪上開始出現長短不一的毛髮,長的顏色較粗且黑,短的較細且棕,不必猜測就可以知道那分別是我與孩子的頭髮,是的,我們一起開始掉髮。
三個月以前我們一起開始新身分,我從孕婦變成母親,你從胎兒變成嬰兒,還記得這段期間,我總自滿的認為:「誰說懷孕後會掉髮?我就都沒有!」,還有你那從出娘胎就茂密的黑髮,也總讓我得意的想:「誰說小孩滿月一定要剃髮」,如今,我們開始一起掉髮,心裡實在難免失落,這是大自然的定律,我們誰也不特別,誰也躲不掉,還好,我們是一起的,有了伴,心裡就覺得舒坦多了。
其實,大人掉頭髮是很正常的,就是怕過了頭變稀疏,女孩子嘛,會覺得難堪,覺得糗,再不然就是滿地的頭髮,無論梳頭、洗頭,看見髮絲落下就會有青春也跟著落下的傷感,如此一般在乎的都僅只是表象而已。而你還小,我並不確定你是不是也有這方面的顧忌,只是你也開始了探索手指的階段,無處不在的毛髮總是不經意的在你唇邊、手邊停留,這總使我精神緊繃,深怕一不注意,他們就進入你的身體某處,化做一團毛球。